• 12°~ 18°

    景区气象

  • 08:00

    8月17日星期三

+公园建设

+ 地理位置


+ 联系我们

电话:0736-2998775
传真:0736-2998775
邮箱:niaoerzhou@qq.com
邮编:415000
地址:湖南常德鼎城十美堂镇
网址:www.niaoerzhou.com
首页 >> 公园建设 >> 恢复规划

恢复规划

  

一、 恢复原则

(1)自然性原则

采取自然恢复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湿地恢复,促进修复或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维护自然湿地生态过程,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湿地生态特征和自然风貌。

(2)可持续发展原则

从长远的角度上看待湿地恢复,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关联性,维护整体环境质量,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景观美学原则

湿地恢复项目规划,除了优先考虑重点保护植物物种、种群或稀有群落的恢复外,还应体现湿地独特性、愉悦性、景观协调性、可观赏性等诸多方面观赏价值。

(4)可行性原则

在湿地恢复规划中,需要在现有环境条件下加以引导,而不能强制管理,要对规划项目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进行全面评价,以保证能顺利实施。


二、恢复目标

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及工程修复项目,恢复公园内退化湿地和受损区域,逐步改善公园内湿地生态环境,使湿地生态功能恢复至近自然状态,并与整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统一。具体目标有:

(1)水资源恢复目标

控制污染源,优化水质,到规划期末,沙潮河及牛耳湖水质稳定维持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

(2)动植物资源恢复目标

通过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和实施湿地动植物资源恢复工程,使湿地公园动植物栖息地不断完善,种类不断丰富。

3)景观资源恢复目标

因地制宜,对合理利用区进行景观改造,恢复景观的原生态风貌,实现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技术方案

以自然修复为主和人工适度干预促进为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湿地公园受损区域生态恢复。

1)自然恢复模式

主要是针对目前自然条件较好、较容易恢复的沙潮河道及牛耳湖岸,该区域内部湿地生态系统受损但没有超过湿地负荷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在外界压力和干扰被去除后,恢复可以在自然过程中发生。通过项目的实施,以保护为主,减少人为干扰,恢复到生物多样性较丰富、较适合鱼类及鸟类生存的湿地生态系统,再通过进一步的自然演替,形成理想的湿地生态系统,成为鸟类的乐园,如图7-1

2)人工辅助恢复模式

   主要是针对湿地公园内的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的部分区域,这片区域由于人为的复垦、筑堤、水产养殖,形成了许多分割的湿地生境,水体流动性较差,湖泊湿地有退化趋势,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及原生湿地景观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必须依靠人为的积极干扰措施,才能达到恢复目的。具体的恢复过程是:通过水文连系工程和生境恢复等相关工程,形成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水体,通过鸟类招引和有计划地放养鱼类,将生物多样性单一的湿地塑造成近自然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最终转变成理想的湖泊湿地,如图7-2


 

四、水体恢复和修复规划

1、 农业生产污染治理工程

1)现状及问题

①化肥污染:据有关统计资料,鼎城区耕地平均每公顷使用化肥量398千克,但其利用率低,平均约为35%,其余65%流失进入了河湖,其中最主要的是氮肥,成溶解态进入了水体。湿地公园地处洞庭湖区,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周边社区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普遍使用化肥,由于氮磷肥的大量使用,农作物未能吸收、残留于土壤中的氮磷随排水或雨水流入溪河汇入沙潮河和牛耳湖,直接降低了公园内水体质量。

②农药污染:所鼎城区农业局调查统计,在湿地公园周边社区的粮食、油菜生产及棉花种植中,农民普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其利用率仅为1030%,进入大气、水体的部分约为2030%,污染物随雨水流入牛耳湖及沙潮河,易污染公园内的水体。

2)建设内容

①潜流式生态床系统建设

在公园周边农村水体污染集中、流淌平缓的区域采用潜流式生态床系统处理污水。如右图所示,污水在填料缝隙之间渗流,可充分利用填料表面及植物根系上生物膜及其他作用处理污水,由于水平面在覆盖土层或细砂层以下,出水水质好。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负荷大,对BODCODTSSTPTN、藻类、石油类等有显著的去除效率。

规划在湿地公园内的黑山嘴乡四港村及韩公渡镇丁家巴村建设潜流式生态床污水处理系统12.5公顷。人工湿地植物选择以芦苇、再力花、香蒲、菖蒲、灯心草为主。在芦苇等挺水植物前、后配置浮萍等浮水植物和苦草等沉水植物。

2、 水系连通工程

位于沙潮河(沙河口电排至紫流村)西边段历来是当地渔业生产场所,基于对湿地公园内水质保护的原则与目标,进行“退渔还湿”,规划实施鱼塘形态改造、水道疏浚,将现有鱼塘的部分塘埂破除使之与外水面相连,恢复水体的整体连通性,促进水体交换,形成鱼塘-河流景观。局部种植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形成滩地,逐步恢复典型的湖荡原生风貌,从而发挥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质的重要功能。

将保留的鱼塘相邻的塘埂打通,使多个鱼塘形成一个整体,可采用自然放养的方式进行生态养殖,为鸟类提供鱼类、底栖动物等食物来源;保留的塘埂恢复芦苇等高大水生植物,为鸟类提供相对比较隐蔽的栖息环境,便于躲避;同时,鸟类的排泄物也是天然的肥料,促进湿生动植物的生长,互利共存。

水系连通作业面积138.1公顷,施工期安排在冬初至春末,做到费省效高,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

 

五、水禽栖息地恢复与修复规划

1、现状与问题

湿地公园鸟类丰富,共有1541109种,是多种鸟类(尤其是水鸟,如夜鹭)的栖息地。但是公园周边居民点较多,人为活动频繁,洲滩湿地植被破坏,生态功能下降,水禽栖息地随之减少。

2、技术方案

采取自然恢复和人工促进恢复相结合方法,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主要物种以莎草科、禾本科、灯心草科为主,如芦苇、扁穗莎草、萤蔺、荸荠、谷精草、鸭舌草、灯心草、香附子、看麦娘等,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恢复过程后,形成具有原生湿地生态特征和自然风貌的森林、芦苇、草本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修复水禽栖息地,为水禽提供优良的栖息场所。通过进一步的自然演替,形成理想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成为鸟类的乐园。

3、建设内容

根据实际调查,拟将恢复重建区(沙潮村、一港村、四港村)内的鱼塘修复为水禽栖息地,面积62.7公顷。借助人工促进恢复手段,通过栽植当地植被如川三蕊柳、垂柳、枫杨、构树等,林下间栽荻、接骨草等,形成复层植被,增加湿地生境的多样性,形成错落有致的湿地景观,恢复和重建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恢复其生态功能,改善和提高水禽栖息地质量,扩大水禽栖息地数量,为水禽提供一个良好繁衍栖息场所,并打造良好的湿地景观。

以上规划内容见表7-1


 

主办: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湖南鼎城鸟儿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

联系电话:0736-7577885 邮政编码:415018 电子信箱:niaoerzhou@qq.com

Copyright © 2016 湖南鼎城鸟儿洲国家湿地公园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欣宇电脑 [后台管理]